螺旋模型:何时使用?优缺点
什么是螺旋模型?
螺旋模型是一种风险驱动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。它是瀑布模型和迭代模型的结合。螺旋模型根据独特的风险模式,帮助软件项目采用多种过程模型的软件开发要素,确保高效的开发过程。
软件工程中的螺旋模型每个阶段都始于设计目标,终于客户审查进度。软件工程中的螺旋模型最早由 Barry Boehm 在其 1986 年的论文中提出。
SDLC 中的螺旋模型开发过程,从一小组需求开始,然后针对这些需求通过每一个开发阶段。软件工程团队在不断增大的螺旋中为额外的需求添加功能,直到应用程序准备好进入生产阶段。下图很好地解释了螺旋模型。

螺旋模型阶段
螺旋模型阶段 | 阶段执行的活动 |
---|---|
规划 |
|
风险分析 |
|
工程 |
|
评估 |
|
何时使用螺旋模型?
- 当项目很大时,使用螺旋模型。
- 当需要频繁发布时,使用螺旋方法。
- 当创建原型适用时。
- 当风险和成本评估很重要时。
- 螺旋方法对于中高风险项目很有用。
- 当需求不清楚且复杂时,在 SDLC 中使用螺旋模型很有用。
- 当可能随时需要更改时。
- 当由于经济重点的变化而无法实现长期项目承诺时。
螺旋模型优缺点
优点 | 缺点 |
---|---|
可以在后期添加附加功能或进行更改。 | 未能在进度或预算内完成的风险。 |
成本估算变得容易,因为原型构建是以小片段进行的。 | 螺旋开发最适合大型项目,并且需要风险评估专业知识。 |
持续或重复开发有助于风险管理。 | 为了顺利运行,需要严格遵守螺旋模型协议。 |
螺旋开发的速度很快,并且在螺旋开发中以系统化的方式添加功能。 | 由于有中间阶段,文档更多。 |
始终有客户反馈的空间。 | 螺旋软件开发不建议用于小型项目,这可能会使它们付出高昂的代价。 |